弃林归田。新华社发布新疆巴楚县毁林开荒内幕,称领导干部参与其中。今年春夏之交,新疆巴楚县再次暴露出大面积毁林开荒,至少有1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被毁。2007年,当地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记者深入林区,发现这几年来,毁林开荒从未停止,号称世界最大的胡杨原生林千疮百孔。5月底,记者在当地群众的带领下,进入巴楚县下河林场管辖的原胡杨林。
一天之内,行程仅20多公里,就发现了几十块开垦的棉田,总计不下一万亩。旁边一片两三千亩的棉田,当地牧羊人毛拉亚森说:“这个地方去年夏天长满了一人高的红柳,还有很多杨树,去年冬天全面开放。
”毛拉亚森说,由于害怕被人知道,砍伐的胡杨和红柳被收集起来,晚上浇上汽油烧掉,然后埋在地下。当地人说:“去年棉花价格暴涨。从冬天开始,相关大佬开始在胡杨林开地,扩大棉田,比以前更惨。
”虽然不久前,巴楚县对下河林场的土地复垦进行了调查,并“停止”了土地复垦,但新复垦的土地已经或正在成为棉田。承包费大部分进入了巴楚县县财政的天然胡杨林,这是阻止塔克拉玛干沙漠向西扩张的最后一道屏障。
这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原始胡杨林主要由巴楚县夏河林场和夏马勒尔胡杨林场经营,大部分是国家重点公益林。2006年起,夏河林场与个人签订合同,在国家公益林内开发废弃农田,要求所有果树必须种植。然而,当记者在林区实地调查时,他看到的只是棉田,但他没有看到枣树、核桃树或任何其他果树。
据夏河林场知情干部职工介绍,自2006年以来,夏河林场与个人签订了300多份类似合同,自治区林业厅的许多县领导甚至个别干部也参与其中,以他人的名义与林场签订了开垦林地的合同。直到今年才有人举报,县里才开始调查。夏河林场厂长、书记今年5月被停职。被停职不久的夏河林场前负责人SEAO表示,夏河林场今年的情况实际上与2007年马霞胡杨林场的毁林开荒情况相同。
可能是因为下河林场领导干部用地多,所以上面的人调查土地复垦问题时,只调查了马霞胡杨林场,几乎没有调查下河林场。到现在,这些领导干部的垦区都保留下来了。
SEAO坦言,县里知道如何在公益林中开荒种地。夏河林场向在林地耕种土地的人收取的承包费,大部分交给县财政。
林场工人担心很难彻底调查。巴楚县林业局局长尹明承认,根据他们的初步调查,目前夏河林场已经开垦了1万多亩林地,但现在开垦的弃耕地有多少,公益林有多少,具体数字还有待上级部门进一步确定。夏河林场的一位老护林员说,据他估计,这些垦区的总数现在至少有5万到7万亩,主要分布在一、二、七、八等森林保护区。“林场工人问过了,管过了,问他们为什么推倒,烧了,埋了树,但是有领导批的条子,有合同,还要打人。
我们没办法。”根据一些森林 对此,在记者的追问下,巴楚县农业委员会常委艾尼瓦尔图尔孙(Ainival Tursun)守口如瓶,但他表示,无论这次事件涉及多少领导,县政府都会先调查,最后移交上级部门。据新华社报道。
blkcomment p A :链接{text-decoration : none}。blkcomment p A :悬停{text-decoration 3360下划线}欢迎评论。想评论微博推荐|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1)。
本文来源:开云手机版-www.ywsldc.com